園林藝術與雕塑藝術在相互影響或制約下,使園林景觀環境空間呈現出了新的面貌。現代園林已不是有雕塑的園林,而是整座園林的可雕塑性,由此所傳達的是一種新的審美價值和藝術觀念。使得傳統的園林空間得以革新,而雕塑作為一個孤立元素出現在園林中的局面也已經消失。藝術家不應該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刻好,然后再去考慮把它擺在什么地方,而是構思時就要聯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間形式和地方部位。雕塑家、欣賞者、作品三者意念的共鳴融合,除雕塑自身給予人們美的感受之外。還依賴于雕塑自身的形式和置放的環境,雕塑作品在園林環境中的功能一是點綴,二是點題。只有優美的環境,雕塑的形式才能令人產生美感,長期置身于這種藝術環境中,潛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喚起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雕塑家應該努力適應環境的同時強調和突出自我的個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結合具體的環境功能,集知識、藝術、趣味于一體,成為虛實空間與意念想象并存的實體。使雕塑在園林中隨處可見,成為園中的點睛之筆,形成美的焦點。雕塑家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將園林中各要素的組合體視為雕塑作品的一個對象,進行整體塑造,營造出整體感極強的園林空間。

不銹鋼草扎馬雕塑
園林藝術是一門空間藝術,而空間與人最直接的交流體現在實體造型的視覺化,能被受眾感知并理解的藝術形態,可以加強場所與人在情感上的交流,這也是人性化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園林景觀無論是自然或人工造型,都需要設計師精心設計與推敲。旨在營造出符合受眾審美經驗的實體空間林藝術,自古強調對“意境”的營造。其目的是將人與景融為一體,達到情感上的感染,將園林景觀視為一件藝術作品來完成,它必然會具備藝術品的情感特質,更容易形成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而滿足大眾對環境藝術需求的增加。園林雕塑造型的趨勢主要體現在,對雕塑的形態、激勵、材質、顏色的考究及各元素在空間布局上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