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雕塑服務于配合園林大環境,公認的難點在于作品如何和環境相協調。在雕塑藝術的創作中,仁者愛山,智者愛水,見仁見智在所難免,除了創作中的個人因素外,作者在創作中更多地考慮建筑環境的因素,如創作庭院式園林雕塑與公園園林雕塑的區別,一種是特殊群體,一種是大眾群體。要把作者的構思、設想及這種構思、計劃通過一定的造型功能使之形象化、表述化,將作品中不符合環境的因素除去,用最適合的形式創造和利用好這塊區域內的文化環境,以滿足人們的心理和心理需求,某些作品在某個展覽會也許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展覽會就不一定成功。雕塑只是為某一特定環境以及環境中的特定群體進行創作,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是為特定的環境來創造的,是獨一無二的,就是說作品自身具有特殊性。只有優美的環境,雕塑的形式才能令人產生美感,長期置身于這種藝術環境中,潛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夠喚起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我們應在努力適應環境的同時強調和突出自我的個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結合具體的環境功能,集知識、藝術、趣味于一體,成為虛實空間與意念想象并存在的實體。使雕塑在園林中隨處可見,成為園中的點睛之筆,形成美的焦點。

不銹鋼村口標示牌雕塑
環境雕塑成為城市空間中的文化與藝術的重要載體,裝飾城市空間,形成視覺焦點,與周圍環境空間、建筑空間形成視覺場景,在空間中變化輪廓、切割空間,在空間中起到凝縮、維系作用。作為一個特定空間“像”或場的形態標志,在視覺場地中形成張力。在環境的視覺中心起著鎖定萬種形色作用,是一座標點、凝聚點等等。生活中我們如果能時常去園林中走走,園林雕塑在園林中起到了提升主題的作用以及雕塑在園林環境中的功能,欣賞更多的雕塑詩人的視覺有了集中點,有了美的焦點,更好的體現了園林環境的意義。
